2022-07-28 09:28:45 来源 : 长江商报
由中国铁建分拆至科创板上市一年,铁建重工(688425.SH)势头较为强劲。
近日,铁建重工发布公告,第二季度中标合同金额合计35.40亿元,约占公司2021年营收的37.19%。公司上半年新签合同/中标金额合计为96.5亿元,同比增加33.24%。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2021年全年,铁建重工实现营收95.17亿元。这也意味着,公司今年上半年新签合同总额已经超过去年全年营收。
公司抽水蓄能业务还深受关注,近期受到机构密集调研。
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公司账面资金31.13亿元,资产负债率仅38.73%,远低于母公司中国铁建的超80%。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公司应收款大幅增长,且回款较慢,挤压了公司流动性。
海外新签合同9亿元增126.25%
近日,铁建重工发布公告称,第二季度中标合同金额合计35.40亿元,约占公司2021年营收的37.19%。公司上半年新签合同/中标金额合计为96.5亿元,同比增加33.24%,已经超过去年全年营收。
其中,隧道掘进业务中标63.57亿元,同比增加40.16%;特种专业装备业务18.01亿元,同比增22.77%;轨道交通设备业务为14.91亿元,同比增20.28%。上述三大业务产品的订单转化率分别约为20%、60%—70%、40%—50%。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上半年境外合同金额为9.03亿元,同比增长126.25%。第二季度,公司中标了印度德里地铁盾构机采购合同,金额为1.2亿元。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2018年—2021年,公司中国大陆地区以外收入分别为1.32亿元、1.95亿元、5.95亿元、1.5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67%、2.68%、7.82%、1.59%。其中,2021年,因疫情反复的影响,导致项目工期延长或暂停,人工成本等支出增加,公司海外地区收入下降。
不过,铁建重工在不断健全海外经营网络布局及模式,通过代理商、代表处、配件库、再制造中心等多种模式,实现营销网络覆盖全球。2021年,公司已全面完成了海外服务、经营、渠道布局,海外业务销售已实现包括硬岩TBM、土压泥水盾构机、凿岩台车等15种产品,新突破了新加坡、意大利、沙特阿拉伯、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塞拉利昂等市场。
近期,铁建重工还深受机构关注,公司在6月17日、6月30日、7月22日均接受了机构调研,其中6月30日,超过30家投资机构与公司就抽水蓄能业务进行了专题交流。
铁建重工高管表示,抽水蓄能正在拉动隧道施工装备市场需求增量。其中,TBM是“少人化、机械化、标准化、智能化”发展方向的代表性技术与装备,预计未来TBM施工将成为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的主流解决方案。TBM一直是铁建重工的优势产品,市场占有率将近70%。
业绩稳步增长应收款飙升
铁建重工成立于2007年,隶属于中国铁建,打造了轨道系统、掘进机、隧道施工装备等三大成熟产业板块,积极布局新型交通装备、高端农机、绿色建材装备、煤矿装备、新兴工程材料等多个新兴产业板块。
2021年6月,铁建重工在上交所科创板挂牌上市,创造了央企A股分拆上市首例、工程机械行业首家科创板上市、专业设备制造领域募资规模最大等多项科创板纪录。
公司业绩表现较为稳定,2019年—2022年一季度,公司分别实现营收72.82亿元、76.11亿元、95.17亿元、21.3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5.3亿元、15.67亿元、17.35亿元、3.77亿元。
与此同时,公司盈利能力稳定,毛利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同期毛利率分别为33.13%、34.39%、32.38%、31.37%。
值得一提的是,与母公司中国铁建超80%的负债率不同的是,铁建重工负债较低。
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公司账面资金31.13亿元,同比大增158.2%,同期短债12.9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1.82亿元,同比分别降低20.54%、29.25%,账面资金完全能够覆盖短期债务。公司负债合计92.09亿元,总资产237.8亿元,资产负债率38.73%,较去年同期52.85%大幅降低。
但需要注意的是,铁建重工资金的流动性压力有所增加。
2020年开始,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开始接连净流出,2020年—2022年一季度分别净流出3.35亿元、14.84亿元、6.14亿元。其中,2022年一季度,公司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高达19.25亿元,大幅增长36.91%。
铁建重工在年报中指出,这主要是由于为确保销售合同正常履行,需提前备料,生产采购资金量增加,但受业主方项目结算周期长等原因,回款较慢。
财务数据显示,2021年及2022年一季度,铁建重工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合计79.14亿元、80.33亿元,同比增长160.15%、176.17%。同期,公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分别降低至268天、336天;周转率分别降低至1.34、0.27。
(长江商报消息●长江商报记者汪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