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热点 财经 科技 互联网 汽车 文化 公司 经济 综合

吃元宵、猜灯谜 这些元宵习俗你都知道吗?

2022-02-16 10:10:28 来源 : 雅安日报

2月15日,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自汉代以来,民间就有元月十五张灯、赏灯的俗。按照我国民间的传统和雅安本地俗,在周而复始、大地回春、明月高悬的正月十五夜晚,人们要进行吃元宵、观灯会、猜灯谜、偷青等一系列活动,阖家团聚,其乐融融。

元宵团圆

元宵节,就得吃汤圆(元宵)。

2月15日,在市区的一些餐馆内,推出了汤圆(元宵)以满足食客的要求。而市区的各大超市内,也推出了各种馅料的汤圆(元宵)。

“汤圆”与“团圆”字音相,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吃元宵象征家庭像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天上月圆,人间团圆,团圆是元宵佳节永恒的主题。

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当时称元宵为“浮圆子”“圆子”“乳糖元子”和“糖元”。从《园续稿》《岁时广记》《大明一统赋》等史料的记载看,元宵作为欢度元宵节的应时食品是从宋朝开始的。

在这一天,全家人一起分享象征着“团团圆圆,和谐美满”的汤圆,是中华儿女共度元宵佳节的传统俗。

赏灯游园

2月15日一早,天全县红军纪念馆外的广场上挂出了众多“红纸条”,让市民前去猜灯谜。

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汉族民俗文娱活动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灯谜增添节日气氛,展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今年元宵节,我市各县(区)如龙苍沟、蒙顶山等地为市民游客准备了猜灯谜活动,且都有精美礼品相赠。

正月十五,民间有挂灯、打灯、观灯俗,故也称灯节。

在雅安,还可以欣赏各种“灯戏”。这一天,带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光环的“天全牛儿灯”“芦山花灯”“名山马马灯”以及“龙灯”“狮灯”等,都会在雅安各县(区)的元宵节庆祝活动上出现。

在元宵节这一晚上,还可以赏“灯会”。

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中国古代的传统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流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

偷青趣味

2月15日一早,市民们的朋友圈就开始出现了“背篼”等图案,开始调侃并策划当晚的偷青活动。

偷青,是一种中国民间俗,每逢正月十五日晚上到别家地里去“偷菜”。

“所谓‘偷’,实际是悄悄地去拿点邻居家地里的菜。”市博物馆馆长李炳中说,大多时候,人们会选择“偷”青菜、萝卜、葱、蒜苗。且拿的量不会太多,一般就是一小把葱、蒜苗,一两根红萝卜、白萝卜或一包青菜。

李炳中说,这些选择都是有特别寓意的,比如“葱”与“聪”谐音,“蒜”又与“算”同音,就是图个聪明、精干,会算账。“偷”回的青苗,如有生菜则寓意“生财”,有萝卜菜头则寓意“彩头”,有青葱则寓意“人聪明”……

民俗专家说,历史上的偷青是有很多讲究的。大人打着火把在前面走,娃儿们提着自己做的灯笼跟在后面使劲儿吆喝:“病虫瘟疫上天去,五谷丰登下凡来。”在这个时候,偷青的人们特别希望庄稼的主人出来骂,骂得越厉害越好,骂声就能把病虫瘟疫骂跑。

偷青虽有趣,但在当下,也倡导人们文明偷青,更不能借偷青的名义破坏他人的庄稼地。

(本报记者黄伟)

关键词: 吃元宵猜灯谜 元宵习俗

相关文章
最近更新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