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热点 财经 科技 互联网 汽车 文化 公司 经济 综合

当心投资理财骗局 可能让你一夜暴“负”

2022-03-15 09:08:55 来源 :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

半岛全媒体记者 文鸿飞 姚文嵩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自2020年11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各项辅助政策也陆续出台,金融行业的服务等也因此全面升级优化,但有些问题仍频出,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引发监管的关注。为了更好地守护消费者的钱袋子,让投资理财之路更顺畅,半岛全媒体记者整理了一些金融消费者最易入的骗局、最易跳的坑,希望每个人都能远离投资理财骗局。

李逵or李鬼?“券商员工”免费荐股需警惕

投资者在证券公司开立证券账户后,多次接到自称该证券公司工作人员的电话,告知其可提供免费咨询、推荐股票或加入咨询荐股QQ群等服务。投资者与证券公司进行了沟通,证券公司发现致电人非本公司员工,及时告知客户非法证券活动的危害,同时在公司网站向广大投资者澄清,提示相关风险。

相关提醒:《青岛保护中小投资者案例汇编》中发布的案例提醒消费者,警惕“券商员工”免费荐股,中国证券业协会定期公布“非法仿冒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公司等机构黑名单”,投资者可及时关注。投资者应当妥善保管个人账号及密码,认准证券公司的官方网站和咨询服务热线,警惕陌生荐股来电,切勿轻信免费荐股、代客理财或利益分成等承诺,如有疑问应当及时向证券公司、监管部门或公安机关反馈。证券经营机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客户信息,及时处理发现的非法证券活动信息。

征信能修复?骗你没商量!

个人信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信用卡的审批、贷款的办理,可谓是人们的“经济身份证”。日前,李先生讲述了他遇到的烦心事,正在帮同学处理信用卡逾期的李先生接到了一信用服务公司的客户电话,对方承诺7到90天内处理好征信,否则退款,结果三个多月过去了,征信依然没有变化。

“征信洗白”“逾期铲单”等为噱头的所谓“征信修复”广告成为心存侥幸的消费者诈骗陷阱。“尊敬的用户:您的尾号为×××的信用卡因延时还款被列为失信名单……”“尊敬的用户,我是XX贷款平台工作人员,您之前注册的网贷需要注销,否则影响个人征信……”这样的电话或者短信,也往往是诈骗分子挖的坑。

相关提醒:中国人民银行提醒,所谓征信洗白、逾期铲单,谎称花费几百甚至几千不等的价格,可以将各类不良信用记录“清除”,这些都是骗局,千万别相信。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数据修改、删除都是由业务银行发起,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及操作流程,征信系统全程自动记录操作过程。如果认为信用报告中的记录有错误、遗漏的,本人可向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金融机构(即信用提供者)或个人征信机构提出异议申请,上述机构在收到异议之日起的20日内进行核查和处理,经核查后,确认信息有误或者遗漏的,予以更正。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征信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征信机构应当采取合理措施,保障其提供信息的准确性,无论是征信机构还是商业银行等信息提供者,都无权随意更改、删除信用报告中正确展示的信用信息。征信领域不存在“征信修复”这一说法,所有声称合法的、商业的、收费的“征信修复”都是骗局。

卡还在钱却没了!信息妥善保管,业务亲力亲为

什么都没做,手机、银行卡也都没丢,可一觉醒来里面的钱却没了,是什么感觉?据报道,去年贵阳的汪女士睡醒之后发现手机收到了各种各样的短信,先是一大堆验证码,再往下滑是几张银行卡的扣款信息,而她从没向别人泄露过自己的隐私信息。无独有偶,三亚的宋女士曾经也发生过与汪女士一样的事情。她也是在自己没有任何操作的情况下,就收到了验证码和银行卡扣款信息,而她被盗刷的金额达到了5万元。

相关提醒:当下,互联网平台已成为个人信息和数据的搜集者、使用者,但一些机构对消费者的金融信息保护却不容乐观。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课题组发布的研究文章表示,某些头部互联网平台在格式条款、信息搜集和使用、营销宣传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课题组提出了如下建议:妥善保管银行卡、身份证、电子银行认证介质等,切勿出租、转借他人使用;在日常生活中或在网络上,勿向他人随意透露银行卡号、账户密码、短信验证码、财产状况等基本信息;尽量亲自办理金融业务,切勿委托不熟悉的人或中介代办,谨防个人信息被盗;下载安装APP或在第三方办理业务时,留意相关授权权限,仔细阅读相关协议、合同条款,避免重要信息被非法使用;不随意丢弃刷卡签购单、ATM凭条、信用卡对账单等交易凭证。

保险“首月0元”?免费保障有套路

自2021年5月开始,叶先生已被连续扣了9个月保险,合计2000余元。客服人员说,叶先生可能是他在使用手机或电脑时,浏览过该保险广告,当时留下了自己的身份信息并支付了首月1元的保费,后续保费则是根据投保人的年龄和有无社保确定的。叶先生后来回忆,自己曾借过共享充电宝和扫码骑车,有可能就是那个时候点击了相关链接,从而产生了扣费。

北京银保监局曾发布消费者风险提示,“首月仅1元”“免费送保障”……部分保险机构在通过广告引流开展互联网保险销售业务过程中,存在过度营销、诱导消费等问题,且往往与共享单车、充电宝等消费场景紧密结合,加之一些消费者对保险了解不充分,这一广告引流转化的模式极易产生误解,引发消费投诉纠纷。

相关提醒:近日,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2022年首期风险提示,在保险营销中,保费交纳前轻后重、层层递增等“套路保”行为也是以“优惠”之名进行诱导。比如片面宣传“首月0元”“首月1元”“免费领取”,以“零首付”等套路给人优惠错觉,实际上是将保费分摊至后期,消费者并未真正享受到保费优惠。此外,还有炒作“限售、限时、限量”,不如实、不准确介绍产品责任、功能和保险期间,或以银行存款、理财产品等其他金融产品名义宣传销售保险产品等销售误导行为。消费者应从正规机构、规范渠道,根据自身需求和消费能力购买金融产品或服务。警惕营销中掩饰风险、隐瞒息费等行为,不要仅因为“免费”“零首付”“限时”等营销宣传套路而轻率购买了不了解、不必要的金融产品。

北京银保监局曾发布提醒提示广大消费者:免费保障有套路,理性消费多警惕。套路一:“首月仅1元”。注意,千万别被这些所谓的“优惠”蒙蔽,首月1元不等于月月1元,很多情况下实际上是将首月应交的其余保费均摊到剩余的保费中收取。套路二:免费送保障。一些互联网销售平台设有“免费领取”页面,以“免费”为噱头,用“再不领就没了,真的不要钱”“仅限当日免费领取,领完为止”等宣传语吸引消费者,实则诱导消费者购买收费的保险产品。套路三:一些互联网销售平台设置“手机抽奖”界面,消费者一旦点击进去,页面通过多次跳转,最后出现收费的保险产品购买界面。而经过多次跳转,消费者很容易忽略页面实际信息,在不知不觉中购买了保险产品。北京银保监局提醒消费者,一是不贪小利。二是看清产品费率。三是务必树立理性消费理念。

一环套一环,网贷没成反被骗

去年李先生急需一万元用,就想从网上贷款,结果贷款没贷到,还赔了5万元。李先生通过短信链接下载了贷款APP,客服的工作人员称李先生的银行卡号输错了,李先生按照所谓“代办修改账号的工作人员”的各种“指挥”进行转账。李先生的遭遇并非个例,近年来,网上贷款诈骗频发,很多消费者在网上看到贷款信息,对方以解冻账户或者需要银行转账形式预付利息、保证金、保险费、认证费等费用为理由,骗取消费者转账汇款。所谓的“无抵押贷款”“低息贷款”“免息贷款”等,往往隐藏着陷阱。

相关提醒:陕西银保监局发布关于办理互联网消费贷款的风险提示,消费者在办理互联网消费贷款时,要辨别贷款提供方等业务主体,谨慎评估,尽量选择资质全、规模大、信誉好的服务平台类机构。办理线上业务时,要本人亲自操作办理,切勿让他人代为操作,避免因本人不知情或违背本人意愿办理而引发后续纠纷。仔细阅读服务协议及消费贷款合同,确保清楚页面内容后再点击“同意”或进行“下一步”操作,防止由此产生的后续纠纷。在办理互联网消费金融贷款后,消费者如发现存在问题,可通过以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涉及经济纠纷和争议的,可联系贷款机构或服务平台协商解决,或通过申请调解、诉讼、向监管部门投诉等途径解决;涉嫌犯罪的,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按要求提供有关材料。切勿盲从听信,将个人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身份信息、账户信息、联系信息)提供给第三方,尤其是所谓的第三方代理维权机构,勿信“征信洗白”“逾期铲单”“征信修复”“减免息费”等涉嫌欺诈信息,以免造成财产损失。

关键词:

相关文章
最近更新

最近更新